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鸟瞰(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自北向南依次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
北京中轴线北段鸟瞰(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在数据时空里还原中轴线的壮美与辉煌

近年来,北京市测绘院组织技术团队,开展了中轴线遗产点的实地测绘。“中轴线实景三维建设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的工作。”测绘院研发中心副主任、橙色工匠实战队队长闫宁告诉记者,因为北京中轴线积淀了数百年的历史,有着多样的要素环境,囊括了房屋、道路、公园、水系、绿地等多种类型,在实景三维测绘中,任何误差都会影响建筑高度、体量的测量成果真实性,进而影响中轴线价值内涵的表达。为了更准确还原北京中轴线,这几年,闫宁与同事带着徕卡P2U移动激光扫描系统、徕卡RTC360高速三维激光扫描仪、徕卡Pegasus:Backpack移动背包扫描系统、徕卡BLK2GO手持实景扫描仪、徕卡GS18 I GNSS接收机等各式各样的设备,夜以继日开展测量。

“从原先的纸质地图到现在的数字地图、实景三维产品,对中轴线的测绘越来越精细,也越来越生动”如今,借助实景三维技术,精确测定中轴线遗产点的位置,北京测绘院已经基本建成了覆盖中轴线遗产核心区5.6平方公里范围的三维实景,游客也可以在手机上,沉浸式感受北京中轴线的春夏秋冬,领略北京中轴线的壮美与辉煌。

北京中轴线的守护者还有千千万万

是他们用匠心和智慧

呵护了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

祝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感谢那些默默奉献的守护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