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特征元素测量过程中,为了避免测针与工件的异常碰撞可以定义一个安全平面,使其将工件包围在内,这样测针沿着安全平面的表面移动就不会发生异常碰撞,只要了解其中的规律,便可实现运行路径的自动设定,极大简化了编程的工作量。

1►安全平面的设定

       安全平面包围盒是一个包含工件的立方体(6面体),简言之就是把整个产品包住的一个立方体。是在工件坐标系基础上进行的设置,从操作角度来说,必须要先建立工件坐标系,再去设定安全平面。

2►安全平面的设置方法:打开界面后

方法一:如果有CAD模型,点击“得到实体范围”按钮,设置距离大小,点“输入”按钮,获得不同高度的安全平面

方法二:手动分别输入边界距离建立坐标系后,根据工件图纸及实际测量的要求在“参数”栏中输入工件各轴边界坐标值。一般情况下,+X+Y+Z,输入正值;-X-Y-Z,输入负值。

方法三:将机器测针分别移动到工件边界最大点和最小点后点击对应的“最大位置”按钮和“最小位置”按钮,在对应位置得到当前测针球心点坐标值,输入各轴向上安全平面到工件表面的距离,最后点击“输入”按钮。

方法四:自定义安全平面,如果有CAD模型,在模型上拾取点后点的的相关参数(X,Y,Z,I,J,K)被读入到“订制”的各参数项中,在“订制”的“名称”栏中输入安全平面的名称(名称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字母),在“偏置”栏中输入偏置距离,最后点击“增加”按钮。

3►安全平面正确设置

1、在“当前安全平面”框中,选择一个轴向,再点击“自学习”按钮,同时可将设置好的安全位置的测量程序添加到编辑器中。

2、在特征元素测量对话框中激活当前安全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