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概述
公路和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难免要穿越河流,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选择都是通过修建桥梁来保证路线的正常通行。
为了实现桥梁的快速贯通,桥梁的修建一般都是从河流两侧同时进行,最后在河流中间进行合龙的。这就对河流两岸的水准精度要求比较高,否则桥梁在合拢时会因为水准基准不一致而造成出现台阶的情况。
但由于河水的阻隔,无法通过常规水准测量的方式将河流两侧的水准基准进行统一,而GPS静态测量的方式由于高程精度问题又无法满足施工精度的要求。
因此,全站仪三角高程成了唯一的选择,但由于大气折光的影响三角高程的精度并不高,但考虑到折光的特性,如果采用对向观测的方法就可以有效抵消该误差,同时进行一定的气象改正又可以提高测距的精度,如果再辅以多测回测角的方法还可以降低很多观测偶然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本应用程序就是基于这种思路所开发的,机载程序采用多测回测角的模式对目标点进行测量,经气象改正后进行对向观测,进而达到提高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目的,从而有效解决跨河水准测量这一技术难题。
适用仪器徕卡TS15/16、徕卡TS50/60、徕卡MS50/60

应用范围:跨河水准测量、精密三角高程测量

主要功能
0大气改正

设置进行气象改正的温度、气压、大气折光系数等参数,该参数将对测量出来的斜距和角度进行改正。

0参数设置

设置测量数据存储的位置、测站名称、多测回测角的模式、测回数等与测量相关的配置参数。

0学习测量

对需要进行观测的目标点进行学习测量,对于不同的目标可选择不同的棱镜类型并输入相应的棱镜高等信息。

0自动测量

根据学习测量的结果自动寻找目标点,并按照设置的参数自动进行多测回测角测量并保存测量结果。

0查看结果

查看多测回测角的测量结果,包括各测回不同限差检测的最大值以及高差观测的测回均值等信息。

0输出结果

将测量的原始观测值按照测站的不同分别进行输出,以便进行后处理数据分析和报表输出。

主要特点

数据存储灵活,既可以选择存储在仪器的SD卡内,也可以选择存储在仪器内存中,方便用户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进行选择。

01

采用多测回测角的模式对目标点进行测量,有效降低测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根据现场测量的情况灵活选择半测回或全测回以及是否归零测量等方式,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也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02

为了缩短测量的时间,多测回测角时并不进行限差检测,而是在测量完毕后自动显示各个限差的最大误差值,让用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判断是否进行重测,并且重测数据不覆盖以前的数据,可以测量多次,从而达到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

03

外业还可根据情况灵活采用一次测量多点或单点、河流两岸的测站同步或不同步观测等多种组合方式,用户可选择的余地更大。

04

对于跨河测量的目标点进行对向观测、气象改正、多测回测角等多种方式来有效降低大气折光对测量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三角高程的测量精度的目的。

05

程序界面